从“沙山海参”看“即墨敌敌畏海参”对大连地区辽刺参的影响

2020-07-20 16:20:06 来源: 阅读:-

今年央视“3.15”报道的关于“即墨敌敌畏养殖海参”,在某一区域内一定是客观存在的,国家顶级媒体遵循的实事求是原则毋庸置疑,但是受众和食客不能就此因噎废食,以偏概全,而应区别对待,因地而异。

被曝光的青岛即墨养殖户“在养殖海参中使用敌敌畏现象非常普遍”的问题,可谓“捅了马蜂窝”,包括大连地区也有个别养殖户随即接到受此影响的部分退货通知,甚至引发了福建海参、山东海参和辽宁海参的地域“高下”大比拼,甚至北参南养、南鲍北卖的诸多话题随之浮出水面,“大讨论”的积极意义不仅促进了行业发展,并且助推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再次上升全新高度。

养殖海参被贴上了使用“敌敌畏”的标签,短期内对业界和市场的影响可想而知,至少在国内已经受到广泛关注,对此,社会各界既不能小题大做,又不可一带而过。

发端于三十五年前的大连市谢屯镇沙山村的海参养殖业早成气候,就全国村级海参行业而言,养殖面积最大、海参质量最佳、单品产值最高等要素造就的“沙山海参”在品牌林立的业界远近闻名。

在以“水质好,参皮厚”为主要特征的沙山村养殖区代表了大连地区的海参养殖业中对“敌敌畏养海参”这样的事情不仅听所未闻,而且就是育苗阶段偶尔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行为都会令人不齿。

来自大连瓦房店市海参协会的信息反馈,几天以来,大连各地参农之间就此一直探讨的相关问题中有两个至关重要、值得商榷的焦点不容回避。

一是敌敌畏是直接用来养殖海参还是曾经在某个环节使用过?央视报道成堆的敌敌畏药瓶,事实上不是海参“服”过的药空瓶。海参经过数亿年进化,对生存环境尤其是生长水质是有严格要求的,从海参“吐肠再生”的生理机能来讲,遑论使用农药,即便水质自然转化也可能造成海参转场或逃亡,圈养条件不可谓不苛刻。包括官方在内的多方证实,即墨使用敌敌畏是清圈晒圈的个别现象,并非广泛使用。

二是海参养殖产业中,在用药方面南北有无差异?青岛和大连是否一样?养殖海参大致有四种形式,有在海域底播海参,有在透水池养殖海参,有在海域网箱养殖海参,有在围堰圈养海参。前三种是不需要清池晾晒的,而被曝光的即墨圈养方式和大连几乎相同,但是因为大连比青岛海拔相对较高,且地区圈养海参占比很小,目前没有官方和民间的传闻,报道中所说的“在养殖海参中,使用敌敌畏的现象非常普遍”的说法和大连地区无染,大连地区即便是清池所需,数十年来也一直坚持使用无污染残留的生石灰,而绝非农药。

不用专家发声,普通民众皆知,大量使用敌敌畏清理养殖场造成的环境污染行为显属违法,涉案当事人已处罚,当地相关部门5名责任人也受到立案侦查,以儆效尤。

回到海参养殖来说,敌敌畏与海参本身有无成分上的“相生相克”不得而知,但是由于认知的不同,大多民众不能正确理解和客观把握央视的相关报道,容易形成“养殖海参原来是敌敌畏养大”的思维定势,因此,我们在“纠偏”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到造成“行业误伤”所带来的无法计算的巨额的市场成本。

央视曝光后,瓦房店市海参协会迅速响应,在保持多年对海参品控指标连续抽检的基础上,联合在连高校院所,增加养殖海参从种苗、圈养到产品的全产业链检测监测项目,杜绝药残超标,以严格的行业自律确保一直以来的食品安全,做好海参养殖户和海参食客中间的“定盘星”。

经此“阵痛”,尽管“即墨敌敌畏海参”对大连地区海参养殖业影响不大,作为消费者,我们还是建议:海参行业很不易,从业人员当自重!

本月20日,辽宁.瓦房店海参协会领导组成员探讨生态海参座谈会、打造辽参民族品牌、协会相关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,好海参选辽参。




推荐阅读:江苏视窗